路工 官方网站

http://lugong.zxart.cn/

路工

路工

粉丝:15527

作品总数:25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路工,男,1952年生。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北京三希堂艺术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书法报》特约记者。 十岁习书,自柳公权入手。后曾习赵孟頫、米芾、黄庭坚、王铎...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对路工书法的评论

   邺下华章——安阳书画三人展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

   2011年春节期间,我和安阳市群艺馆书记、市美协副主席邓晓峰,安阳工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市美协副秘书长曲春林,在安阳和煦文化传媒公司的支持下,在河南安阳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了《邺下华章——安阳书画三人作品展》。并于3月3日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安阳市副市长高雁卿、市长助理张善飞、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金涛、安阳市文联主席张坚以及安阳市书画界知名人士50余人出席。清明节假期方有暇将研讨会发言摘要(书法部分)整理出来。今发于此,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安阳书画三人展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书法部分)


安阳市政府副市长高雁卿(右二)、市长助理张善飞(左三)等领导于会前观展


安阳书画三人展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书法部分)


研讨会全景

 

安阳书画三人展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书法部分)


我(前右一)和群艺馆馆长徐和平(前右二)、群艺馆前书记丰邑新在会上


   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金涛主持

     安阳市群众艺术馆支部书记,市美协副主席邓晓峰介绍展览和作品(略)

     张坚(安阳市文联主席):准确地说,这个展览的他们三位都应该是我们安阳市美术书法的卓有成就的代表书画家。

   路工老师多年来担任咱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在做好他组织活动和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于书法创作有他自己独特的追求。说老实话,路工老师基础比较好,在大学学中文,有中文的底子,放到哪儿都行。你看他的书法绝对有他自己的书法语言。有一次我们和路工一块到农村给老农民写春联,我开玩笑说,要用他这种有独特语言的东西农民可能还接受不了。农民接受不了,不等于不好,我们看得确确实实感受到非常有味。应当说路工老师是四体皆能,无论从他的篆书甲骨文,从他的楷书到行草书,每一体都有他独特的东西,都有他艺术的独特的语言。省美协马国强主席曾经说,要学会从多种的视角去欣赏艺术,我们从打破常规的角度去欣赏路工艺术。特别是他书上(三人展作品集)印的他用书法写的那四个字“守正出奇”,我是越看越美。守正出奇,正反映了他的一种艺术追求。

   张钤(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书协常务理事,市青年书协副主席):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路工老师、邓晓峰老师、曲春林老师三个人的研讨会。谈点感受。第一点感受,这三位老师可以说在我们安阳市的书画界,是咱们的中坚力量。承上启下,很有代表性,我还是感到非常自豪的。这三位我觉得特点非常明显,基本上也能代表了安阳市的水平,给我的这个感受还是比较深的。社会上的反映也反映了这一点。靠这个力量,尤其对下一茬力量的培养,更有意义。

   第二个感受,他们三个人继承和创新结合的比较好。这三个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继承传统的东西,功夫比较扎实,一看就知道,这是清人的东西,宋人的东西,还是汉唐的东西,功夫比较扎实。不像现在,一称就是这家那家,实际上一瞧,啥东西也没有。有时候就觉得这书画太狂躁,拿毛笔一刷,这就成了书法家了,不是那回事。路工老师的作品里边,刚才张坚主席说的比较多,内涵是比较多的。给我的印象比较深的,那就是80年代初期的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他获了奖。那时候就是写黄山谷,现在黄山谷的东西是越写越精到了。当然路工老师在其他方面也是很有研究的,特别给我感觉比较好的比方沈曾植的东西,包括对楚简的利用,也都很好。再一个就是结合得好,你光把古人的东西拿过来,没有自己的东西,融合不到一块,比葫芦画瓢,也没有啥意思。所以说继承和创新,结合的非常妙。

   第三个感受,就是看他们三个人的东西,感觉到里边的一些意义,或者叫里边的内涵比较深。现在的书画界有一种势头,就是为写而写,为画而画,东西就比较浮躁。在书法上,为写而写,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也能获奖,能够打眼,实际上你看里边的意思,没有啥意思。咱省里边书法界有一个很有名的,原来我很佩服他,写米字写得不赖。前两天我到豫南,他们的宾馆里,装潢的都是他的字。结果他写的都是别人题画的一些诗词,你说这有啥意思?所以说光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还不行,你像咱汉字,汉字有六书,不但字形、字音,更主要还有字义在里边,写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它反映的是啥?你让人读起来以后,就感到很有意思,这才行。路工老师他是学文学的,所以他的里边的东西这就不用说了,意思方面,大家都能明白。读书讲究一个意境,读画,读书法,也是这样。不能为画而画,为写而写,不能光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要从这个层面上讲,路工老师,原来我没有注意啊,你还把这一幅对联写到最前边:“曾因酒醉鞭名马,唯恐情多累美人”,这不是你个人的意思吧?哈哈哈。要是你个人的意思,那可能更有意思,哈哈哈……这是说一个笑话啊。我觉得他们三个人在书画创作的内涵上,比较深邃,值得我们多学习。

   李建学(安阳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看了他们三人的书画作品展,三人的作品展示了鲜活的艺术风格,刚才咱们张秘书长,张主席都谈了,像路老师的作品,从这种很拙的当中仔细去看,能看到很端正的东西,从看似很丑的东西能琢磨出美的东西,美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还有这三位作者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这种态度。我当时和咱们张市长在北关区工作期间,有一次路工老师到我那儿去了,去了以后,我那办公室支了个案子,正好林州老家来了个朋友,一介绍,人家说这是大书法家,能不能写幅字啊?然后路老师说写个啥?当时他是一个民政所的所长,他说我好作诗,我当场作首诗给我写写吧?实际上是顺口溜。路工老师当场就借我那个案子给他写了写。这件事,叫我和那个民政所长深深感动。这些事说明了书画艺术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作出了很大的奉献。是值得我个人学习的。刚才张市长说我也是个文化人,实际上我是个书法爱好者,缺少的就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所以借这次机会,要学习三位艺术家的这种精神。

    高志起(安阳市住建局副局长,市书协常务理事):看了路老兄、晓峰是老战友、曲老弟的这个展览,确实感到很成功。

    路工老兄对艺术的追求,坚持不懈,这种艺术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很值得我们学习,对艺术的高度负责,精益求精。路工老兄的这个字,我看确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时候我也上书法网,全国各地的网民、爱好者,对路老兄评价很高。确实是丑中见美,就像他说的,守正出奇,传统的功底很深,不赶时髦,不浮躁,这一回看展览还感觉到他写的内容啊,字体的变化,隶书、汉简、小品、扇面,包括这个篆书甲骨,写得都挺不错,特别是以行草为代表的,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达到这个程度不容易。

      刘颜涛(河南省书协理事兼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市长和张秘书长说得都很好,这个展览我看了以后觉得是一个值得看的展览,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

       在当今书法的交流日益频繁的时候,交流带来了许多益处的同时,也给书坛带来了很多弊端。就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形成了一种公式化的东西,缺乏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笔墨如何传递自己的心声。在安阳以及在整个全国书坛的时代风里边,在路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有他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追求。在保持自己的人格的同时反映在书法作品上边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追求反映在书法上边是比较难的。

       再一个就是他的作品中有一种从容。现在你看——包括我说话都有一些急急燥燥——他写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有一种从容。我更看好他行书里边黄庭坚的东西。最早他就是学黄庭坚的,现在写的又有黄庭坚的影子,又有民国的那些学者的东西,体现出从从容容、自自然然的风格。现在书坛的作品更多的倾向于书家的东西,但路工先生有一种文人的心态,可以看出来民国的那些书家的影子,那些学者的影子,我觉得这非常难得。而且他又不同于那些纯学者的字,并没有忽视作品的艺术性,应该说他的作品里边是把书家字和学者字很好地融合到一块,我觉得他做到了这一点。

       再一个是他的篆书。展览里边有两幅金文大篆。最早我对他另眼相看可以说是去年在《书法报》上发了他一幅自撰的对联,就是作品集14页的那幅,一个内容,估计不是同一幅作品。我觉得他原来一直写行草,写章草,包括写甲骨,没有见过他写篆书。因为安阳篆书在全国的定位应当是很有优势的,在安阳整个篆书群里写篆书好的确实很多。路工发表那一幅篆书的时候,我见了他我还专门对他说:你现在轻易不露,一露出来叫专写篆书的都没路儿走了。我说你这人瞧得地道不地道,老是走别人的路,叫别人都没有饭吃了。这是开玩笑说的,但确实那幅写得很好。安阳篆书更多的是承袭了吴昌硕那一路走过来的,直接影响了安阳的书风,还有是受沙曼翁先生的影响,受刘顺先生影响,但总的都是那一路。路工先生更多的是有他自己的理解,他写篆书的时候,我觉得根据他的性格,他可能更多的亲近于黄宾虹。比起齐白石、比起吴昌硕,黄宾虹早年更多的是搞理论,是以学者身份出现的。路工写出来的那种篆书可能也是从黄宾虹得到了一种心灵的感应,我从作品上看出来应该说是受黄宾虹的影响,但又不是单纯的黄宾虹到老年时写出来的那一种自然,那一种生涩,这和黄宾虹的年龄,他到暮年的那一种体质,包括眼一度失明都有关系。路工写出来有那一种从容,但没有那一种暮气,我觉得他的篆书写得很好。应该说从路工先生那里可以吸收的东西很多。

      金玉甫(中国书协会员,书法博士,安阳师院副教授):我感觉这个展览是个成功的展览。这个研讨会在咱们安阳,是这么多年来展览中比较成功的。

       展览本身,也说明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路老师的书法,刚才颜涛老兄说的已经很贴切了,说得非常准确。我想说的是,路老师的书法他这几年所关注的东西,对我是非常有启发,非常关注他这几年路子的发展。他的书法,拿到专业的角度来说,一看就是师承很明确,格调很高古。再一点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没有雕饰,啥叫没有雕饰?有一个词叫“洗尽铅华”。当然和他的选帖也有关系。他选黄庭坚作为他的这么多年来的一个研究,没有选二王,跟他的性格、他的秉性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说明他对一些细节的东西不是太注重,而是对字的大的气势,对字的整个结构,对字的整体的气息的把握,他非常关注。所以在他的书法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傲骨铮铮的气势,而不是注重细节。就是国画里边那个词叫“谨毛失貌”,如果你把细节的东西注重得很多,那么你整体的气势可能就弱了。我看他的整体的感觉,气息很高古,然后这种气势给人的感觉非常强。

       刚才颜涛老兄说到路老师甲骨文那个路子。因为在咱们安阳,早年刘顺老师的路子大家学习的比较多,包括江苏沙曼翁对安阳的影响。路老师这个路子是特立独行,他吸取的东西是商代宰丰牛骨刻辞那一路东西,有点金文的意思,又有点像周原甲骨刻辞的那种感觉,写的是比较独特的一路吧,作为他的一个支撑。所以感觉他在写甲骨文的时候在自己的个性发展上游刃有余。前一段我在文字博物馆和路老师见面,看到他的作品我就调侃说:路老师你现在写字不用追求时风。现在甲骨文书法确实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种创作书体,尤其在我们安阳。当然也包括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大家都想到的一种利益啊。路老师是自己在走自己的路子。当然这几年他也关注时风的发展,他不是闭门造车,天天只管写自己的字,他也在关注形式感,作为对自己的一种充实,他多多少少也吸取了一些当代书法作品的语言,就是展览作品中的语言。我说:你就按自己的路子走那是最好的。但是怎么走,这个路子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的。

       路老师的行草书早年学黄庭坚,长枪大戟的这种行书的感觉。慢慢他这个草书里边,刚才那位先生说沈曾植的东西有,但是我看里边东西很多了,不光是有章草的,甚至西晋的平复帖这里边也都有,他把章草的西晋的大家的那种草书也都融进去了,所以格调很高古。咱们河南省有一位谢瑞阶老先生,是书法界的老前辈,他最后的成就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让我感觉路老师他最后的落点,他就草书这一个书体,我都觉得可以奠定——夸张一点在全国,谦虚一点在河南省——光草书这一路就可以有一定的位置。更何况他是诸体兼擅,前几位先生都说到了,路老师他是四体皆能的,楷书,行书、篆书,都能写,这一点就具备一个大家的素质。一般大家像黄宾虹啊,像林散之,他除了草书,其他像隶书、楷书都是非常内行的。再加上路老师是科班出身,是文科,所以说他对这些东西研究起来我觉得更有优势。

        唐川府(安阳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市美协副主席):首先对这三位书画家,路工老兄、晓峰、春林老弟,表示祝贺。这是咱安阳市书画界的一个盛事。路工老师要说也是老朋友了,他大学毕业来到群艺馆时候我们就在一块,认识比较早。刚才大家评价路工书法造诣很深,我自己确有同感。刚才我又很认真地看这本书(三人展作品集)。而且这个展览我是春节前就过来看了,刚展的时候我就来看了,那天还跟着路工老师一块在看,专门和路工老师在一起交流,还真是有收获。听刚才很多大家在这儿讲,也有一些新的体会,我就不多说了。

       李一(安阳工学院美术设计学院院长):路老师的书法作品,刚才大家从内容、表现形式上都说了很多,但是我感觉到一种苍劲,从书法里面看到了一种画面的美,排列布局的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觉得学到了很多。

       殷随成(市美协副秘书长):这三人展在咱安阳美术界、书法界都算一件大事吧,而且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很值得我学习。我看了路工这几年写的书法,感到很震惊。大的方面咱就不说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点画感觉到很到位。用笔呀,一波三折啊,他那种自然而然的东西比较多。他的字里边,黄庭坚,还有沈曾植,吸取的比较多一点。尤其是甲骨文写的是相当好,阳刚,大气,给人的感觉看了以后很舒服。

       翟自立(安阳师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讨会开得很好,我感觉学了很多东西。我和路老师在一个家属院住。路老师长得比较瘦弱,但看了他的字很大气。整个字特别是甲骨文,看了以后觉得里边有很多内容,用笔呀,有很多独特的东西,反正都值得我学习吧。

    王小平(中国书协会员,市书协副秘书长):今天看了这个邺下华章三人展以后,感受很深。特别是和路工老兄,我们都是50年代的人,我们认识也比较早。我们在书协,他担任秘书长,我作为副秘书长。

      今天看这个展览以后,我有个感受。我记得1987年的时候,包括路工我们9个人办了一个书法展览,9个人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也就剩四、五个人了。他作为那个年代的书法作者,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地创新。路工以黄庭坚为基础,深得黄山谷神韵。看来他这个行草书确确实实是越写越好,过去比较形似,现在特别注重神似。在草书上,他现在又研究章草,也是在黄庭坚行书的基础上出新意。

        甲骨文这几年他写得比较多一点,而且还在全国大赛中提名获奖。咱们安阳原来就是跟着刘顺老师,沿着那个路走的比较多一些,后来逐渐的有的学习者就在变化,在刘老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意。路工老兄他走的这个路子,可能是后来对那个丁辅之的字有一点研究,就是形体比较方,笔画也比较方,不是过去那种纯中锋的用笔了。后来像伯煊呀,一些书法家,也都在这一方面都有点新意。

     隶书上边呢,现在看到他写的一些汉简,实际上他早年就写汉简。我感到在那个年代坚守下来的人确确实实的不易,正像他书法集第一页写的“守正出奇”,就是一直坚守传统的道路,但是还不断地出新。这一点上,我和他作为同时代的人,我感到很惭愧。所以他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告诫咱们年轻的书法家,应该向他学习。

 

                                                                                                                                                                                                ——2011-04-06书法部分整理毕